【文艺上饶】王宗仁散文:听歌葛仙山(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
上饶文脉“万年长”。上饶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理学大师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英雄方志敏等是上饶人的杰出代表。
上饶山水“有精神”。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婺源篁岭等7个世界级文旅资源;全市4个5A级景区、35个4A级景区。“三清天下秀”、“龟峰天下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晒秋、“悬崖仙侠世界”望仙谷、“过几天神仙日子”葛仙村、“一梦到徽州”婺女洲、“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旅游品牌名扬四方。
上饶创造“活跃跃”。上饶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今天的上饶大地,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预言:“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上饶丰富资源和厚重文化,反映上饶城乡变迁和上饶人创业精神,上饶文旅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文艺上饶】专栏,重点选发以上饶元素为题材的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字数3000字以内为主。本栏目暂拟每周六推出,属公益宣传,文稿来源于社会推荐或作者自荐,有的来源于网络,推送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来稿和荐稿,邮件主题请标明“文艺上饶投稿”,已发表或获奖作品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或获奖时间、刊载媒体或所获奖项,尽量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电子邮箱:sr8215716@163.com。网上有链接的可微信号联系荐稿:13320136566。名家写上饶的作品或已在大报大刊大网发表或大赛获奖作品优先刊发。
上山前夕,有两则民间传闻不经意间灌入耳里。平平淡淡,却有一种呼啸而出的启示。它给了我不恐惧的理由,我才在葛仙山的石阶上坦然地攀去。
其一,一位 91 岁的老太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登临葛仙观朝觐。上山时老人家令其家人走在距她十米的地方,绝对不让前呼后拥地护着她;其二,山下小镇上一年轻女子上山游玩时,顺便随着众人在葛仙大师像前许了愿。下山后女子从老辈人那儿得知,拜谒葛仙山需要三次登山,一次许愿,二次是还愿,三次为谢愿。女子记住了,便第二次上山。平心而论,她这次上山的心劲比头次大减,是拖着慵懒的身子还愿的。该谢愿了,女子说什么也难打起上山的兴致,只好作罢。
老太上山的事对我是一种馈赠,年轻女子放弃第三次登山,对我亦是一种馈赠。这一老一少的差异表现出来的是有没有登山的毅力,但却启发我攀登葛仙山不在年高年少,而在心诚。诚意在胸,百岁可登顶;心存二用,身强力壮者也只能望山却步。
过去我不知道有个葛仙山?当然葛仙翁的名字是听过的。葛仙翁就是三国时著名道人葛玄,他深藏于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之间的这座山中修仙布道羽化登仙。从此这座山就落下葛仙山之名,成为中国道教灵宝派的发祥地。山顶的道观葛仙祠和佛寺慈济寺,历来被人通称葛仙山庙,名震赣、闽、浙、皖诸地。佛寺慈济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位于葛仙祠下首,与祠反向而立。以一条称为“百步岭”的石阶将它们紧密地衔接起来。一山两教,和谐双修,在中国惟此山独有,是世世代代香客游人心目中的宗教圣地。
葛仙山海拔1096米,从山脚到山顶修就了一条游步道,共3027个台阶。我迈步登山前听到身后有人说了一句,这石阶路像一架云梯搭在天地之间,供游人登山。云梯!好个比喻。我仰望山中,寻找云梯,只见茫茫云海,绿海葱葱,何处有云梯!
开始登山。我踏着无边无际的云梯。
从抬脚的那刻起,我总觉得有一双闪烁的眼神在我身后,成为我的动力。把残冬的暮气留下,把懦弱的怅惘留下,也把好高骛远留下。昨夜一场山雨,洗亮了长长的台阶,洗艳了路边的山花,也洗轻了我的脚板。我跟着这雨后的空气捷足登山。
走一段小路过一道河沟,山风催我迈步。怪了!我总觉得双脚踩入无底的深渊,越踩越深。其实,错觉。我向上,向上,一直向上。原来是我把深深的深渊踏落到另一个深渊。陡的,我听到身后有人吟诗:“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我问同行者,谁人吟诗?答:声音起自山的背后。山背后?诗声穿透得好个厉害!我加快步伐,许是被那山诗牵着。谁能说诱惑不让我心动!
一个又一个,长长的台阶绕过了多少个山背后!一绕,耳畔留着那诗;二绕,还是只闻诗声未见人;三绕,台阶直直地伸向前方,远处,仍然未见吟诗人。赶吧,许是在前一个山背后呢。那个无尽的远方,那个诗声,那个诵诗的陌生的表情。诗竞然也成了我登山的助推器。
疲倦的身体使我踏在云梯上的脚步渐渐变得轻飘起来。我很不轻松地抬头望望前方,希望山路短些,再短些。自然路是越来越短了,可我感觉它还是那么长,没完没了。前面的人拐过弯路后突然不见了,我有些孤单。身边的登山人越来越少了,有的原地歇息,有的折身回转。反而,我少了些抱怨,继续前行。
这里肯定不是大山的深处,也不是最高处。我们休息。一座用山石垒成的小屋很寂寞地立在路边,里面供奉着慈祥女神。一位老者经营着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小卖铺,木架上摆着品种单一的饮料、食品。最显眼的是小屋旁那眼潺潺欢唱的山泉了,它喧宾夺主地把游人吸引了去。清亮有声的水从竹管里淌出来,檐水般掉入池里,池中的水面绽放着几朵花。我仿佛已经从这池里看到了四季的转换,夏日蒲草疯长,冬有衰叶飘零。此刻,几多登山人拥挤在池边以手当勺,接着泉水洗脸,然后掬一捧水灌进嘴里,再掬一捧水,浇到头上。我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这一掬一掬的水简直要把这些登山人淹没了!难得的淹没,淹没了才舒爽!被冷落在一旁小卖铺的老人不气不恼,含笑看着登山人对山泉的快乐戏耍。
突然,我发现老人身后的小屋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撕扯得无法辨认了,下联还清晰可见:听者无声叩则灵。
果然有叩拜在女神面前的登山人。
老人依然安静地立着,看着,他在倾听着这满山的戏水声、笑声,当然还有登山人踏响山阶的脚步声。叩拜声是听不见的,被山泉吸纳了!
我也听见了,又是那吟诗声:“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嗓音依旧那么脆生生的甜。隔山听歌,别是一番悠柔。山路旁的树梢上有一只浑身彩色的小鸟,那双又圆又红的小眼睛狡黠地瞅着登山人,尾巴一撅一撅地叫着,给我的感觉那歌声就是从小鸟的嘴里唱出来的。
我原先的愿望这时变得强烈了,找到吟诗人,一定要找到!我加快了步伐。
绕着一道山弯,我终于看到了吟诗人,三位姑娘。她们正歇在路旁的山石上。其中一个女孩架着单拐,刚才吟诗的正是她——其实应该说是唱歌,我也确实一直把它当作歌声来追寻的。她鼻尖上密密的汗珠说明她刚才唱得很起劲,用尽了感情才那么诱惑我。我怎么会想到铺在山中台阶路上那一片灿烂的歌声,如鹰飞般的歌声,竟是一个残疾女孩唱的!也许应该这样,从听到这残疾女孩的歌声开始,我就要对大地上所有卑微的生命重新雕琢。姑娘告诉我,她今年高考,马上就是考期,希望我能给她写一句话。说着就拿出了笔和本子,我没犹豫,提笔就写下了 4个字:景在山巅。
姑娘很得意地望着山顶的葛仙观。我也望着。山檐上有一片白云。那云埋在天空很深,以至隔着长长的上山台阶,只能隐约听到它走过春天的脚步声。
上一回葛仙山我好像才明白,其实登山有两种快乐,一种快乐来自自己脚下,另一种快乐是听别人爬山时的歌声,当然也包括笑声。(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作者简介:王宗仁,1939生,陕西扶风人,散文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处女作《陈书记回家》,2010年散文集《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迄今共出版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专集30余部。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
初审:刘诗良复审:李倩男终审:谢华杰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院校盘点」济南大学考研信息汇总
济南大学简介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我们很难假定一个带有强烈自卑感的个体会是个看起来柔顺、平静、自制并且和善的人。”倘若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浑身带刺,那他想温柔也温柔不了。温柔不是弱者的特征,而...